有時覺得,成年人做事可笑得很,還不如小孩子來得簡單灑脫,喜歡就喜歡,不愛就不愛。小時候我們不用討好誰,不喜歡和誰玩耍便跑開,喜歡和誰待在一起便整天黏著,誠實又可愛。
可是長大後,有許多人變了,變成了一個想要討好全世界的人──哪怕是已經萌生了離開的念頭,有些人還是想維持別人眼中自己的形象。明明已經不愛,他們還是會扮演著深愛的人,直至找到缺口去離開。於是我們便仍然傻傻地愛著那些已經不愛我們的人,賠上自己的青春。
他們想要離開的徵兆其實有許多,哪怕你裝作看不見,也總會在生活中看到不少端倪:
逐漸簡短的交流,哪怕是生活上很微小的喜悅,向對方分享以後都未能得到認同,只有敷衍的回應,有時甚至沒有回應;
例行公事般的相處與身體接觸。就算是在一起的時候都只是各自各地玩手機,身體如此靠近,靈魂卻隔了千百丈遠;
害怕作出更多承諾。例如不敢正面回應婚期,不敢給你希望,害怕承諾沒有兌現的時候你有太多控訴的籌碼,向他不斷投擲失望;
不停用金錢和禮物去彌補自己的缺席與內疚感。他可能已經對你失去真正的關心,於是會莫名其妙地給你送禮去掩飾自己的──而他送的東西,甚至都不是你真心喜歡的。
這些細節如果你用心去看,便會發現像裂紋一樣,已經令你們之間的關係變得如此斑駁不堪。人生漫漫,要是已經出現了裂痕又修補無效,怎麼可能走到幸福的終點?
想要離開的徵兆是他發出的,但離開的決定可以由你而定。因為親手做出這麼多冷漠舉動的人,通常都沒有勇氣去做「壞人」角色。那麼便由你決定結束吧這些拉鋸吧──當自己的青春對方毫不珍惜,那便由自己用離開來守護尊嚴和青春。
別覺得可惜,或者誤以為自己有錯。一段錯誤的關係不值得你再去默哀,因為你已花費這麼多感情去栽種卻也修不成正果。花凋謝的時候,那決不是泥土或種子的錯,只是這片土壤並不適合這朵花朵。試著把種子放到另一片更廣袲、肥汱的土地裡,被真正的溫柔和暖意包圍,再開得花蔟錦攢,才是你應得的色彩。